全国党建联盟
当前位置:党建动态 -- 镶黄旗:传统产业成为承载牧民转移就业 推进阶段性禁牧的有效载体

镶黄旗:传统产业成为承载牧民转移就业
推进阶段性禁牧的有效载体

  镶黄旗积极拓展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利用地缘优势和大型民族文化活动带动传统手工产品销售,让更多参与阶段性禁牧的转移牧民找到了新的增收渠道。
  刚刚过去的春节,让新宝拉格镇“坦思格”奶食品店老板苏乙拉布仁着实忙活了一阵,人们在春节互赠奶食即使传统也是风尚,尤其今年,手工制作的传统奶食格外受到追捧,不仅销量大增,还能买上好的价钱。现在苏乙拉布仁家每天可以加工400多斤鲜奶,当天加工的奶食品当天就全部销售一空,有时候还供不应求,依靠传统奶食加工销售,仅去年就收入4万多元,远远好于以前在牧区放牧。
  苏乙拉布仁还告诉记者,因为大部分牧民都掌握传统奶食品的加工技术,所以,加工奶食品是对进城牧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路子,现在,新宝拉格镇就有大大小小奶食品店20余家。
  如今,越来越多参与阶段性禁牧的转移牧民要在城镇谋求新的就业途径,而大力培育传统产业,让牧民利用在生活中就已经掌握的劳动技巧谋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镶黄旗地处锡林郭勒盟西南端,距离北京和呼和浩特的距离都不超过400公里,有是二连口岸通往内地的必经之地,很多游客和旅行者都会在这里选购富有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和奶食品作为纪念和礼物。这让如传统手工制作的乐器火不思、马头琴和传统奶食、民族服饰、马具马鞍等产品有了更大的市场。此外,近年来镶黄旗年年有大型民族文化活动,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那顺专场作品晚会和各类节庆活动、那达慕大会,都使用本地的传统民族服饰和传统手工艺品,大量的订单往往让这些从事传统手工艺的转移牧民们应接不暇。
  为了更好的扶持转移牧民从事传统手工艺,增加转移牧民收入,镶黄旗还出台了《促进民族服饰和工艺品制作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办法明确指出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凡在50万元以内的贷款,旗财政全额贴息3年;减免各类税费,将税收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实现企业“零税负”; 实行建设用地优惠政策,在企业建房、建厂用地出让金按照各类基准地价的60%收取。在优惠政策的带动下,镶黄旗转移牧民的工资性收入和二、三产业收入已经占到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7%,截止到目前,镶黄旗已经有8240余名牧民实现转移就业,占牧区总人口的50%,为实施阶段性禁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来源::镶黄旗电视台 作者:木其尔、田格斯 发布时间:2011-02-24 1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