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信息教育技术,打造数字化校园
要占领基础教育的制高点,就要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条件、勇于改革”的眼光和气势。近年来,镶黄旗提出了“发展信息教育技术,打造数字化校园”的新构想,力争通过因特网、局域网和远程教育平台三个主要媒介,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构建现代教育模式,营造以校园网为背景的集教、学为一体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的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包括网络、多媒体和远程教育平台在内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渐渐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介质之一,确实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并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熟悉与认可。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清晰,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独立自主的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留有一些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的机会,起到启发学生感知、理解和应用的作用,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总体教育水平。
教学内容的生动化、直观化需要交互性强大的多媒体技术支持,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教育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可以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立体实物、寓言动画、拓展知识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知识,思维活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对于学生不太明白的地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单独将知识点提炼出来,做成动画或者视频进行详细讲解,并及时沟通交流,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二、构建网络资源应用体系,发挥使用效能
结合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镶黄旗把建设“信息化教育”、打造“数字化校园”纳入政府行为,集中财力加大投入,逐步完善软硬件环境。建设了校园网络、网络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标准化考场,购置“班班通”、IP网络监控和多路广播系统,为专任教师配备了210台笔记本电脑。“班班通”工程覆盖率达100%,全旗现有6个计算机教室、5个多功能室、5个语音室、7个网络机房,6套远程教育接收设备、18套IP监控设备,从教育局机房通过IP网络监控系统,可以随时监视各中小学室外室内165个监控点,实现无盲区校园。
师生在教室就能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网络教学、网络广播功能,学生能形象地掌握知识,扩大信息量,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还可通过控制VCD、DVD、多媒体电脑等设备播放各类多媒体课件;学生足不出室就可以看到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科教片和校园广播节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继续完善校园办公网络建设,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远程教育平台获取有关政治、经济、教育的信息,接受教研员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与培训,还可以通过局域网观摩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教学研讨活动。
三、从实际应用出发,建设—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软硬件设备配置后,能否发挥效益,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通过分批培训、教学观摩、经验推广等途径,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一是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开展了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培训。要求任课教师懂得计算机操作,掌握校园网基本技能,会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教学资料,会使用常规电教设备和多媒体电子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同时,把现代教学设备应用工作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中,通过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应用考核,查看教案,演示课件,听推门课等方式,促进教师应用水平的提高。三年来,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培训9期,参加人数360人次;外出培训240人次,培训率100%。目前,全旗100%的教师能够独立使用计算机,100%的任课教师会制作教学课件,并应用到教学中。二是做到课时覆盖,要求教师大胆地把信息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开展声形并茂、视听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从繁重的、重复的传统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优化教育资源、组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能力上来。
目前,老师们已由电脑盲变成电脑高手,原来不沾电脑边的现在主动应用多媒体教学。老师们还能够利用互联网及时更新知识,利用论坛等与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学习,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教师从教学资源中心下载教学资料,可以按自己的教法对资料进行组合或对已有课件进行修改,形成自己的多媒体课件,逐步实现办公现代化、管理自动化、教学信息化“校校通”。
四、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构建信息化氛围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而教师已成为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教学设计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创设情境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新型的以学生认知为主体和核心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形成,由传统的内容导向教学逐渐向目标导向教学过渡。
在信息非常丰富的现代社会,学生能够从各种渠道获得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和创造。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需要不断的与学生交流,利用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掌握他们知识的薄弱点,再进行讲解。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教学材料,在视觉、制作、情景等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这对学生进入情景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学生逐步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已经成为信息化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和参与者。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知识从普及到深入,逐步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在电脑室里,教师生动的演示着多媒体文稿,学生熟练的敲击键盘,网上查询资料,不要以为这是一节信息技术课,这可能是任何一科学科,这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正悄悄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