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联盟
当前位置:党建动态 -- 李师傅:进城过上好日子

李师傅:进城过上好日子

  这一天,我如约登上了李师傅的“大农运”,我们是到正镶白旗帮助一位牧民拉运饲草的。“几年不见,兄弟居然鸟枪换炮玩大了。”我和李师傅打着招呼。“不大,等过几天这辆车出手了,还要弄个加拖的。”李师傅很干脆的回答。进城这几年的日子可以吧,比呆在老家的感觉如何。随着一路上一行人闲聊话题的不断深入,让我记录了一位转移牧民的创业经历。
  今年四十岁的李师傅名叫李和,一家三口人,是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阿日宝力格嘎查的一位牧民。前几年因国家沙源治理工程需要,他家的草场全被围封,怀揣政府发放的生态补偿款,他们全家转移就业来到旗镇谋生。刚扔下羊鞭时他曾为前途彷徨,也为失去羊群的日子犯过愁。但火热的旗镇发展建设,广阔就业渠道,逐渐让他融入角色,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大显致富身手。夫妻俩从打零工起步,到后来李师傅又购买三轮车在旗镇跑拉运,到牧区收购牛羊专职从事运输生意,如今车换的一天比一天大,跑运输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妻子也成了工地上手脚熟练的钢筋工,每天的工资要比当小工高得多,老板们也乐意接受。
  尽管一路颠簸,坎坷艰行,但大家的说说笑笑似乎不察觉就到了目的地。我特意观察着李师傅,开车,装草,忙上,跑下,帮货主干活特变卖力,那充沛得劲力,我打心里佩服。他告诉我,一般的货主不认花言俏取这一套的,注重实在的,之所以这么做,是他们行内为了密切人心,稳定客源的常用惯招。也难怪在和李师傅相处的两天里,他就分别接到了几个货主打来的雇车电话,尽管日程已排了好几天,但人家还是愿意等。他说“大农运”已不能适用现状需求,现在正出售车辆,准备换个大些的车来满足长途运输需要。运输生意看好,自然一家的小日子过起来就不发愁。据李师傅介绍,如今他们夫妻俩一年的劳务收入早就超过了养牧时的水平,维持一家三口生活富富有余,已经在旗镇买了住房和全套的电器,全家都交纳了社会养老和新农合医疗保险。生活条件和水平比在牧区时又好又方便多了,常年也没有那么劳累和辛苦。说到今年的收入时,他说自己的跑车运输费和妻子打工的工资都涨了价,妻子在工地一天能挣150多元,今年拿2万多元没问题。自己最少也能超过5万多元,总收入预计能上到8万块钱。总结牧民进城生活的一些经验时,李师傅说,城里的人多活多,只要肯吃苦,爱劳动,钱并不难挣。关键是只要用正常的姿太去生活,日子也不会太难过。反正他家这辈子铁了心要在城里扎下根。
  又是经过两个多小时,150多里的艰难跋涉,夜幕完全笼合,牧家灯火四绽时,李师傅凭着娴熟的驾驶技术带着我们成功的穿沙道,越戈壁,顺利的将牧草拉运到浑善达克沙地这位老乡的家中。或许是一次平安运输后的松懈,或许是为明天的活计积蓄精力,我发现那一夜李师傅睡得特别香。他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一位牧民进城生活后永远的幸福和快乐。

来源::镶黄旗巴音塔拉镇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10-26 1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