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镶黄旗财政超六成投向民生
今年91岁的扎木苏老人是土生土长的镶黄旗人。离休后,由于在旗府所在地新宝拉格镇生活起居不方便,一度“迁移”到锡林浩特住上了楼房,生活环境是好了,但是人生地不熟、没有个说话的伴儿又困扰着老人,使他闷闷不乐。
当得知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时,老人萌生了再度回老家的想法。2007年,老人二度“迁移”,回到了阔别10年的镶黄旗。看着草原小镇的面貌一天一个变化,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漂亮,老人今年年初在新宝拉格镇新开发的清泉花园小区购买了一套110多平方米的楼房,与从小带大的孙女儿一起住,真正地享受着天伦之乐。“我在镶黄旗工作和生活了一辈子,真是感觉到过去半个世纪的变化加起来也不如近几年的变化大。这都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们百姓带来的实惠啊。”谈起家乡的巨变,这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干部言语里透着一股自豪劲儿。
记者在采访中捕捉到了一组数据,足可表明镶黄旗在过去几年为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所作的努力:新建、改造城镇道路10条23万平方米,硬化人行道、巷道45万平方米,铺设排污管网31千米,加快实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城乡供水工程,建成水冲式公厕和旱厕55座,铺设和改造供热管网40千米,供热面积达到46万平方米。
改造“城中村”和棚户区1000户6万平方米,新增和改善城镇居住面积25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牧区危房300户4万平方米,建设廉租住房450套2.12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省道为骨架,辐射全旗的公路网络。
从2009年起,镶黄旗财政支出连续3年超6成投向民生,使“幸福镶黄旗”的概念一步步变成现实。近几年,该旗向社会和民众承诺的实事全部兑现,并且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今年上半年,镶黄旗256名参加新农合的牧民报销医药费达75万多元;牧民每月最低领取209元的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