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联盟
当前位置:党建动态 -- 镶黄旗实施“1234”工作法推进社区党建

镶黄旗实施“1234”工作法推进社区党建

  今年以来镶黄旗围绕社区“三有一化”目标,实施“1234”工作法,凝党心聚群力,着力提高社区党建活力。
  健全“1项机制”,抓规范。坚持完善社区“两委”议事、决策、管理机制。社区“两委”班子,在重大事项或进行重大决策时,坚持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居民代表交流会、党员代表座谈会、议事监督小组会议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议事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制度化。
  建设“2支队伍”,强班子。 一是强化“带头人”队伍,以“选准一个人,带动一班人,造福一方人”为主题,通过社区书记竞争上岗,对一部分年龄偏大的社区干部采取“待遇不变、待岗学习”的办法进行调整,在本届内享受原工资待遇,届满后按有关规定执行。在纵向选拔的基础上,对社区班子进行了横向交流,把班子的结构调优、素质调高、能力调强。加大教育实践力度,在7月份组织全旗六个社区班子成员共计25人到乌盟集宁区考察学习社区服务管理经验,反响良好;计划在9月份在锡盟职业学习对社区两委成员进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二是强化“接班人”队伍,在抓好带头人工作的基础上,狠抓社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借助公开招聘这一“主渠道”的作用,面向在社区工作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挑选好“苗子”,根据笔试成绩及平时工作表现选聘了3名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社区专职副书记。建立“X+1”的结对帮扶培养制度,使年轻社区工作人员遇到困难有人帮,遇到难题有人教,少走弯路,增加经验,促进快速成长。注重培养青年党员,不断改变党员队伍老龄化倾向严重问题,为社区党员队伍输入新鲜血液。
  实施“3心工程”,聚民心。一是党心工程。每个社区都组织志愿者组建了治安联防队、环保保洁队、健康教育促进队、思想政治工作队、文体娱乐队等便民服务队伍,在活动场地、经费保障、后勤保障等方面重点倾斜和扶持,并联合公安、民政、卫生、计生、教育、文化等职能部门,对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业务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发挥他们在服务群众的作用。二是民心工程。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构建和谐家园”、“市民学校大讲堂”、“文明进家”等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文明礼仪宣传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在居民群众中倡导文明、构建和谐。通过尊老爱幼、爱心救助、“八贴近服务”、“党员八带头”等载体将社会公德类、职业道德类、家庭美德类、个人品德类等文明元素送进千家万户。选树了一批“文明之星”、“孝顺之星”、“五好家庭”、“和谐共建”、“民族团结”等典型,大力进行宣传引导,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带动全体居民,营造友爱互助的社会新风尚。三是聚心工程。组织开展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聚心”工程,设立“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与党员创业项目,对困难党员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各社区以就业服务平台为依托,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使社区内有就业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大部分实现就业再就业。充分发挥包扶领导、帮扶单位、个体企业、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力量,构建了帮贫扶困新机制。通过“社情民意直通车”畅通了听民声的渠道,整合服务群众的政府资源,提高惠民生的办事效率,用实际行动凝聚了民心。
  拓宽“四个领域”,优服务。一是拓宽干部工作领域。全面推开“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干部“包片联户”责任制,每个社区干部负责一个网格区的党建、计生、调解、环卫等日常工作,积极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居民和谐相处。二是拓宽党员作用发挥领域。开展党员干部“一帮一”活动,一名党员干部联系帮助1至2户居民,重点对困难党员、孤寡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家庭开展结对子帮困助残活动,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三是拓宽服务群众领域。通过挖掘自身优势,借助辖区单位资源,搭建起便民利民服务平台,拓宽为民服务的渠道,提供集党建、劳动保障、社保医保、民政等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居民办事效率。四是拓宽单位共建领域。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驻地单位开展共建活动,成立社区联合党委,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来源:镶黄旗党委组织部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8-29 1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