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事业发展,立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主题,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为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坚持“以人为本”,顺利完成12301旅游服务热线工程,使其成为连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广大旅游消费者的纽带,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提升了旅游行政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完成了镶黄旗旅游网站的创建工作,实现了镶黄旗旅游信息资源电子化服务与管理,进一步拓展了我旗旅游宣传营销与服务的形式,推进了旅游信息化发展。
三、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抢救工作,积极申报“文化之乡”的命名。2008年,中国民协正式命名镶黄旗为“中国阿斯尔音乐之乡”和“中国火不思传承基地”,正式命名哈音海尔瓦庙为“收藏中国蒙古文丹珠尔经第一庙”。借我旗石材产业的蓬勃发展,努力打造北方石材之乡,形成地区旅游品牌。
四、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积极制作新版旅游宣传册、风光片对外宣传推广,在参加中国?锡林浩特第六届国际游牧文化节暨锡林郭勒生态旅游首游式活动中,镶黄旗民族服装展演荣获团体三等奖,参加服装展演的两位模特均被评选为“十佳模特”。参加了2009年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会上对我旗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自然风光进行了大力推介。
五、加强区域合作,开辟精品旅游线路。邀请了呼市各大旅行社经理及工作人员40余名,参观镶黄旗各旅游景区景点,开展呼市—镶黄旗—正蓝旗踩线活动,并于7月24日在呼和浩特市游客集散中心举行了“体验皇家牧场、情系蒙元文化——镶黄旗、正蓝旗之旅”呼和浩特大型首发仪式,共发往两地游客百余人,为镶黄旗察哈尔文化的展示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六、大力发展“牧人之家”有利于稳步提高牧民收入。镶黄旗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并协调就业局、联社,为23户“牧人之家”及民族特色餐饮店争取贴息贷款,为“牧人之家”发展壮大铺路搭桥。截止7月底,各“牧人之家”共接待游客9000多人,收入55万余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
七、积极举办旅游主题活动,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效应。从5月份开始,在草原旅游旺季,各“牧人之家”分别举办特色那达慕,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一年一度的“苍狼之旅”国际汽车集结赛,从北京八达岭出发到-张家口-镶黄旗-二连浩特-扎门乌德-东戈壁省到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为终点,在镶黄旗境内有120公里的赛事。通过这些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加入到了解镶黄旗和探索镶黄旗的行列中来,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八、开展A级景区和星级饭店的创建工作,8月23日,镶黄旗蒙古马文化博物馆通过了国家2A景区评定验收,实现了镶黄旗国家A级景区零的突破,对全旗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