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联盟
当前位置:党建动态 -- 镶黄旗社区联合党委“巧”站位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巧”破界限进行组织联建。打破驻区单位界限,以“1+6+N”模式组建了6个社区“联合党委”,“1”即社区党支部、“6”即6个成员单位、“N”即若干个联系社区单位。共有36个党组织成为6个社区“联合党委”的成员单位,43个旗直部门单位联系社区,从而形成以新宝拉格镇党委为核心、联合党委为纽带、社区党组织为一体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各党组织在不改变其原有隶属关系的基础上,讨论决定社区工作重大事项、搭建社区工作服务平台、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和打造社区品牌特色,把原来的沟通协调关系转变为联合领导、共同参与,使参与社区建设由“配角”变“主角”,社区工作由“无责”变“有责”。

“巧”找入口推动机制联创。注重从强化组织领导运行体制机制入手,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实行“三级议事”制度,即旗党建联席会议、中心镇“兼职委员制”和社区“联合党委”,统筹加强对区域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社情民意直通车机制,推行联合党委定期会议、联述联评、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等制度。各成员单位与社区签订共建责任书,立足自身职责,民主商定工作计划、活动方案,推动机制联创。建立健全社区“联合党委”组织生活制度、党员联管制度、协调议事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监督评议制度等各类工作制度,实现共建工作制度化,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合力。在多项机制促进下,各社区初步提出了符合社区实际的、各具特色的“双服务”工作模式,基本上形成“一社区一品牌”发展格局。

“巧”搭平台推行党员联管。以“点亮微心愿、做圆梦使者”全面启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和联系反馈制度。各成员单位以“在职党员进社区,结对共建促和谐”活动为切入点,与社区党支部签定党员“双重管理、双向服务”承诺书,积极引导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各类活动。与社区工作有机结合,组建各种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关爱残疾人、关爱老年人、关爱青少年等方面以特色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等形式开展立体化服务,形成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党员联管,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基础。全旗有824名党员到社区报到, 主动认领公益服务岗位454个,结成帮扶对子236个,办实事382件。

“巧”创载体倡导活动联搞。社区“联合党委”各成员单位与社区党组织相互协作,大力推行以人、以事、以智等形式的“软”支持和“软”参与,不断改进成员单位参与社区共建的方式。深入挖掘社区资源,以主题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等活动为载体,共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及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文体联谊活动,有力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各社区联合党委以文艺汇演、温暖问候、评先选优等活动,联合举办各类活动20余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由社区联合党委书记任组长,各成员单位干部积极,与六个社区干部组成工作组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以共同开展工作的形式加深对社区工作的了解,增进与共建社区居民的感情交流。

“巧”妙统筹实现资源联用。社区“联合党委”统筹协调,将各职能部门分散提供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司法调解等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向社区层面倾斜。各类服务资源进驻社区,直接面向群众,缩短服务距离,使文化宣传、科学教育、平安创建、文明道德、卫生服务、环境保护、计生服务、就业保障“八进”社区得到进一步落实。同时,发挥社区属地及阵地优势,将社区的会议室、活动室、图书室等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无偿提供给社区居民及成员单位使用,为开展各项活动创造条件,实现资源共享。满都拉社区利用阵地优势,向民政、司法、卫生等部门提供场所,在社区设置了老年日间照料室、法务室、医疗室等,实现资源共享。

“巧”借优势促进帮扶联动。旗联系社区处级领导定期不定期深入社区,主持、参与社区“联合党委”会议,面对面沟通、了解和掌握社区及居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带头进行协商解决,现场践诺决策,有力带动成员单位和党员干部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服务靠前,推动帮扶联动。各成员单位进社区入网格,立足部门职能职责,加强纵向协调、平行沟通,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主动帮扶,直接或间接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给予物资或项目帮扶,尽力满足区域内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以共议事、多办事的形式将“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在实处,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社区联合党委组建以来,已累计办实事566件,帮扶物资达到79.5万元。



来源:旗委组织部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1-06 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