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创争之力加强教师基本功技能
5月20日镶黄旗第二届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信息化中心成功举办。近年来镶黄旗为加强各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基本技能,促进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强化教师教学队伍建设,通过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骨干教师评比等活动,给教师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展示才华、提高能力的平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奠定基础。
创新管理,不断完善制度。镶黄旗以科学的制度促进学校自主发展,以民主的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以开放的校园促进学校持续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努力做到分管明确,分工清晰,使学校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步入民主、科学的发展轨道;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兼顾教师的积极性,做到奖惩有据,公平执行;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质量监督制度,推进校务公开,接受评估督查,推动学校有序发展。
创先争优,实施高效课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人为本,鼓励教师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深入到课堂、深入到教学一线,把构建高效课堂工作落实到实处,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着力改善,优化校园环境。镶黄旗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改善教育条件,优化教育环境,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2010年,申请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专项资金390万元,建起了第一中学宿舍楼,投资240多万元为第一中学、第二小学进行了校园硬化,投资1130万元新建民族幼儿园。去年投资700多万元改建的第一中学、第二小学操场,被评为2011年度全盟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在实现各中小学全部楼房化基础上,还为各校、园建设了校园网络系统、校园监控、校园广播和“班班通”工程,全部配齐了电子白板和投影机,为专任教师无偿配备300台笔记本电脑。
好中推进,优先民族教育。弘扬少数民族精神,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突出民族特色教育,促进了民族教育的蓬勃发展。一是积极开展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多层次培养人才。第一实验小学、蒙古中学在实行“三语”教学的同时,把“马头琴”、“火不思”列入校本课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火不思演奏、马头琴演奏、蒙古象棋、民族手工制作、搏克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综合高中在已有畜牧专业基础上,增设了石雕和兽医专业班。二是整合资源,精心组织文化活动,通过校园艺术节、教育艺术节等积极搭建优秀民族文化传播平台。
注重实效,推进继续教育。为规范教师队伍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营造钻研专业、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鼓励开展校本教研、继续教育等。一是始终把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放在重要位置,每年在自治区、盟两级教育部门培训150名教师,派出40名教师到先进学校挂职学习。在教师培训上,实行“走出去、带回来”的方式,积极鼓励校长、教研员、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后又由这些人员对学校老师进行培训,达到共学与共进。2011年共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培训5期,参加人数175人次,外出培训人数45人次。二是开展教师结对锻炼活动。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帮助他们迅速成长,新教师在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中促进老教师的进步;三是开展读书活动,鼓励教师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鼓励教师钻研教材和课标,提高业务水平,以此推动创建学习型书香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