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培训过程始终着眼于干部实际需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以岗位特点为办学导向,增强专业性和针对性,提升培训水平,确保干部教育实效;二是牢固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意识,办班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办班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切实了解学员缺少什么知识、想学什么知识,及时创新和完善教学内容;三是对缺乏新意、脱离实际的教学资料进行更新,确保培训能切实提升学员个人素质和指导实际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干部对培训的认可度。
健全教学模式,拓展干部培训渠道。一是充分利用富民强旗大讲堂、“双休日”讲座、理论学习网三大平台,举办各类干部教育主题活动,在丰富培训模式上狠下功夫;二是实行“一班一题”的方式,将选学“菜单”提前发给每位学员,让他们结合自身岗位性质和实际需求进行“点菜”,在此基础上,准确确定培训班的必修课题和选学课题,实现了干部所需与发展所需、组织安排和干部愿望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三是做好“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的工作,在邀请外地专家学者到本地授课的同时,组织学员到外地现场感受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以更好地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增强全面深化改革信心。
优化教师队伍,增强培训师资力量。一是积极组织党校教师到外地参加培训,拓宽个人眼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干部培训业务能力;二是邀请本旗党政领导干部、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部门负责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劳模等参与授课,传授政策法规、为民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党校教学的有益补充;三是从外地邀请有深厚教育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引入成熟先进的经济社会发展经验,进而内化为本地干部建设来安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