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联盟
当前位置:干部人才 -- 镶黄旗做好干部选拔任用“考察卷子”

镶黄旗严把干部选拔任用考察关,通过不断优化考察程序、方式和材料,着力推动干部考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规范考察程序,广泛征求意见。持续规范干部考察事前事后程序,考察开始前,详细严谨的制定考察方案并与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领导进行沟通,充分征求意见,并及时发布考察预告,在规定范围内公布考察组信息。通过会议推荐、谈话推荐,考察组向旗委组织部汇报推荐情况,组织部研究提出考察对象初步人选建议后,提交常委会酝酿讨论确定考察对象。深入考察结束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拟提拔干部充分征求纪委监委、信访、巡察、审计、宣传及上级相关部门的意见基础上,积极征求旗委统战部意见。严格执行考察对象廉洁自律“双签字”制度,征求考察对象所在党支部的意见建议,并形成结论性意见,确保考察环节环环相扣,不出疏漏。

优化考察方式,注重考察结果。不断优化干部考察方式,将年度考核、专项考察和日常考核相结合,考准考实干部的日常作为和现实表现;用好调研谈话这个考察干部的基本手段,采取灵活方式深入谈、仔细问,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以事察人、知事识人;用好“凡提四必”这个防止“带病提拔”的重要程序,严把选人用人关。结合工作调研、民主生活会、年度考核、谈心谈话等工作,对全旗干部进行动态跟踪,加强与干部的全方位接触,近距离了解其性格特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推进工作的思路想法,把对干部的了解由年度考核、专项考察向日常分析研判拓展,实现考察方式更多样,考察结果更准确。

严把考察材料,精准描绘“画像”。注重考察材料体现客观真实,坚持在素材挖掘、特征研判上下功夫,力求使干部考察材料语言平实、表述准确、特点鲜明,避免出现语言贫乏单调、套话较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等模板化问题。注重实例支撑,突出干部的工作实绩,抓住考察对象的关键信息和个性特征,准确概括考察对象特点。建立“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三圈了解机制,把目光从工作圈向干部“八小时外”的生活圈、社交圈聚焦,探究干部最真实一面。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审核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协查配合、信息共享,确保干部“画像”更加精准。(中共镶黄旗委组织部  刘晓波)

来源:中共镶黄旗委组织部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8-31 1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