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平台
探索服务群众途径
镶黄旗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工作思路,搭建社会管理和服务平台,建立联动机制,畅通服务群众渠道。
一、深入开展“两带两抓”活动。以“三级联创”为重点,通过实施“两带两抓”,有力地推进了城乡基层党建的统筹发展。一是帮助嘎查理思路、想办法。“两带两抓”处级领导带领相关涉牧部门深入牧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帮助嘎查理清发展思路,使各嘎查都走上了符合各自村情民意的科学发展道路。在各嘎查共建成了高产青贮地7350亩,联户经营户达到了1796户,全旗转移进城牧民达4631人。二是帮助嘎查抓规范、强基础。出台了《关于完善“一定三有”措施建立牧区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镶黄旗嘎查“两委”职责及议事规则》等72项制度,形成了嘎查两委班子成员选拔培养、教育培训、激励关爱、管理监督“四位一体”长效机制。近两年先后组织嘎查干部359人次外出培训考察学习;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342期,培训人数达到1.2万人次;共投入163.8万元新建了嘎查活动阵地10个,改扩建维修14个;投入15.5万元为15个嘎查活动阵地配备了办公设备。三是实实在在地为牧民办实事、办好事。以扶贫帮困为目标,组织开展文体、科教、卫生、警务、法律、道德、计生、劳动保障“八进牧区”活动,还通过上党课、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等多种方式实实在在地为牧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600多件,为牧民提供各类帮扶物资折合600多万元。
二、构建“社情民意直通车”长效机制。“社情民意直通车”是镶黄旗城镇社区党建工作中形成的服务型党建工作模式,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固定下来。 一是畅通渠道听民声。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八贴近”、社区公务“八公开”、社区建设“八进门”、社区承诺“八带头”等活动,多方位多角度收集居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社情民意》周报制度,把社区工作动态及老百姓的意见和需求直接转达给旗委,节省了中间环节。并在网上开通了“书记信箱”、“旗长信箱”、“部长信箱”,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了旗、镇、社区三级联网“蒙汉双语基础信息”平台,形成了“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的社区事务现代化管理模式。二是走访调研察民情。不断完善《处级领导干部“两带两抓”联系点责任制度》、《旗直机关与嘎查(社区)结对共建制度》等,全旗18名处级领导和35个旗直机关单位平均划分到6个社区,采取面对面交流、召开座谈会、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形式,了解掌握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所需。三是解决问题惠民生。《社情民意直通车》开通以来,各社区共编发《社情民意》750余期,旗委、政府领导批示100余件,其中涉及居民危房改造、贫困子女上学、重病治疗费用、低保发放等100多个问题,全部得到有效解决。
三、探索建立社区精细化管理模式。立足社区建设基础平台,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打造精细化便民服务。一是结合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交错分布的社区现状,绘制“民生地图”,畅通基层群众直接反映问题的渠道,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义务服务。二是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库,对区域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4050人员、归正人员等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做到服务有重点,工作有方向。三是从完善制度,明确要求,创新方法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起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特点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四是开展“党建进组、服务入户”模式,把社区党员代表与居民党员合二为一建立网格党小组,以多种方式向居民群众提供近距离服务,实现管理机制便民化,管理队伍务实化,服务居民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