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镶黄旗团委
关于在全旗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
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苏木(镇)、学校、企业团组织:
为进一步深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中的突击队作用,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和一支先进性强、模范作用突出的团员队伍,结合我旗共青团工作实际,旗团委就进一步加强我旗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制定本意见。
一、重要意义
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建设的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共青团与广大青年的关系,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共青团能否履行好根本职责,能否最广泛地吸引和凝聚青年,关键在基层组织。在新形势下,共青团面临的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大量社会组织蓬勃兴起,青年流动日益频繁,互联网对青年影响日益深刻,青年思想更加多元等各项挑战表现得最集中的是在基层,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也主要表现在基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团干部的责任心强不强。全旗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把注意力集中到基层,把资源倾斜到基层,使全旗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得到实实在在的加强,努力实现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增强基层团组织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基层青年成长成才为主线,以全面活跃基层团的工作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先行、务求实效,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通过定职责、定任务、抓管理、抓考核,促进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构建基层团建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整体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建带团建,使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格局;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加强对团组织的领导,有利于团组织在我旗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组织服务和联系青年,有利于健全团的组织管理和系统领导”的原则,广泛建立团组织,全面调整基层团组织的建设。
(三)目标任务:今年首批确定在全旗选择6个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嘎查、学校、机关开展团建创新试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牧区团建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建设一个以旗团委为龙头,以苏木镇团委为主体,以嘎查、学校、机关、企业团支部为支撑的团建新格局,用两年的时间逐步把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五好”团组织,即:一是班子建设好。要建设一个能够带领团员青年的团支部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好有一技之长、在团员青年中威信高、热情为青年服务的团支部书记;二是主题活动好。围绕本地经济发展和青年实际需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团员青年受益面广,效果好;三是制度建设好。建立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团支部自身建设的各项制度、团员活动日制度、团员教育培训制度、发展团员及推优制度等,保证团的工作有效运转;四是队伍建设好。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教育和管理,严格团的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团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作用;五是服务青年好。紧密结合青年的文化、生活和生产实际需要,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定期向青年发放科技信息,传播致富技术,结合本地产业特色,扶持科技项目,帮助青年致富成才。
三、主要措施
当前,团的基层组织长期面临经费不足、力量不足、载体不足、阵地不足等困难,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全旗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工作,经研究,将采取以下六项措施。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努力使团建和党建工作紧密结合。
1、要紧跟党建步伐,努力在有党组织并且有团员青年的地方建立团组织,特别是在“两新”组织团建过程中,要依靠同级党组织的力量,指导、支持和推进团的建设。
2、实行项目整合,争取党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向基层倾斜。指导各级团组织负责人着力打造既贴近党政中心工作,又贴近青年成长发展需求的具有较强牵动力的项目,通过项目带经费、活动带资源,让工作成果吸引、凝聚和惠及广大青年,活跃我旗基层共青团工作。
3、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方法,善于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能接受的理念。要把思想引导与关心服务结合起来,从帮助青年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开展各种灵活有效的工作,引导青年自觉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
(二)加强团的组织、阵地、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团的组织作用。
1、进一步推进城乡团组织结对互动。以“城乡结对,共建新牧区”为主题,推进城乡团组织结队互动。加强组织互动。各苏木镇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提高广大青年的综合素质入手,通过学习培训、资料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加强双方的沟通和联系,在组织队伍、阵地建设等方面实现互动互进。促进人才互动。各级团组织要深入了解掌握所属辖区青年就业现状,为城乡对接、有序流动牵线搭桥,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青年参加企业招聘会等,为青年勤劳致富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推动信息互动。各级团组织要帮助青年及时了解信息,及时运用信息,加强城乡之间技术信息、人才信息、市场信息的交流,通过信息发布栏、信息简报等,逐步建立城乡互动的信息网络。
2、针对全旗青年活动阵地比较薄弱的情况,团组织活动场所可依托嘎查(村)级和社区办公场所等已有的固定场所建立,有条件的也可单独建立,要求试点基层团支部必须做到“三个一”:即必须配备一间办公室、一间活动室、一名团支部书记。
3、在队伍的配备上要配齐配强团支部书记。要拓宽选才视野,从嘎查级后备干部、青年星火带头人、优秀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中物色和培养年纪轻、有文化、懂经济、热心牧区、社区工作、富有朝气和号召力的团员青年担任团支部书记,并积极把他们推荐充实到党员队伍中,充实到“两委”班子中,提高团干部在嘎查“两委”班子成员中的所占比例,为嘎查团组织输送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全面增强嘎查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结合当前我旗农村牧区工作的实际情况,在不降低要求、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培养干部的情况下,鼓励具备条件的嘎查两委成员兼任嘎查团支部书记。对于嘎查两委成员不具备兼任嘎查团支部书记条件的嘎查,一定要严挑精选,新配备的嘎查团支部书记不在嘎查两委班子,可作为党支部后备干部重点培养。
4、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旗团委将专派团干部支持基层和加强交流互动。
(三)根据青年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和新经济形式下的新变化,大胆探索统筹团建新模式。
1、农村牧区青年的流动性比较大,大量农村牧区青年外出务工,农村牧区青年流动聚集在产业链上,就要考虑在产业链上建立团组织;农村牧区青年流动聚集到城镇,就要考虑在城镇建立团组织;农村牧区青年返乡了,就要纳入农村牧区团组织。
2、根据各基层的不同情况,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走多元化的路子组建团支部。要确立“大团建”观念和“动态建团”的思想,积极探索强乡带村、以校带村、行业建团、产业建团、基地建团、协会建团等多种团建形式,努力实现对团员青年最有效覆盖。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把人数少、活动开展困难的团组织与相邻人数多、活动开展正常的团组织联合,采取“村村联建”,组建“中心村团总支”的团组织新模式。
3、依托大型企业总支团建带动各支部团建工作,依托农村牧区新型经济组织,如专业合作社、养殖协会等建团,推动农村牧区团建。
(四)围绕发展生产,结合青年创业致富,积极助推青年成长成才。以青年不甘于现状、渴望有新的发展为动力,积极开展生产活动,组织开展生产活动竞赛,促进生产发展、帮助青年致富、鼓励青年敢闯敢试、勇立潮头浪尖。同时要选树典型,确定一批带头人,充分发挥青年能人的带头作用,积极助推青年成长成才。
(五)加强社区团组织的建设。以各街道团工委为核心,建立健全社区团的组织网络,探索和创新社区团的工作方式,不断增强社区团组织内在活力,确保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青年服务。一要更新观念,确立社区党建带团建的新思路。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必须坚持走以党建带团建的路子,确保团组织的工作在同级党组织领导和指导下进行,不游离于党领导之外;同时又针对团组织的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独特作用和自身优势,共同搞好和谐社区的建设。二要整合资源,构建社区团建新格局。充分发挥社区直接面向群众,联系社会各界桥梁纽带的优势,以社区团组织为依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整合辖区资源,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帮扶帮困等活动,达到关注青少年,引导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的目的。三要以服务为主导,增强团组织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团组织要针对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围绕团组织的职能和特点,以服务社区建设和团员青年为切入点,依托社区服务项目,努力为居民群众和广大团员青年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四要充分发挥青年中心的作用,更多地吸引青少年到团组织当中来。要以青少年的参与率、满意率、认同率作为青年中心建设的检验标准,积极探索社会化发展、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个性化建设的可持续运转机制。五要增强社区理念,营造互助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动员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青年树立应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培育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社区文化。
(六)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成立志愿者服务总队,通过组织和指导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大力开展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支教扫盲、青少年援助、科普宣传、社区服务、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并通过志愿服务让广大青年认识社会,锻炼成长,从而改善社会风气,建立温馨、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为基层团组织建设贡献力量。
四、组织领导
(一)齐抓共管,高度重视。各基层党委要把建设基层团组织建设作为夯实党、团基层组织的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党委分管书记是基层团建的第一责任人,团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各级团组织要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把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项来抓,必须站在“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高度对基层团组织建设予以大力支持。
(二)转变作风、注重实效。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对基层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把本单位下属团支部的团建工作纳入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统筹安排;要配齐配强团支部班子,把组织协调能力强、吃苦肯干、创新意识强的优秀青年干部选拔到团支部班子中。按照试点先行、务求实效的要求,各单位特别是各苏木镇团委要结合工作实际筛选出不少于1个嘎查(社区)作为基层团组织建设示范点,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本意见,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确保这项工作稳步推进,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三)监督考核、严格奖惩。年底,旗团委对各级团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考核,把各基层团建工作列为年度考核、评优创先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考评方案进行考核。同时将对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督查和年终检查。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表彰;对工作不到位、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